近年来,黔西南州努力把脱贫攻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、稳定经济增长、增强投资拉动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,做到脱贫攻坚与全州经济发展有机结合,通过脱贫攻坚促进全州经济发展,通过全州经济发展促进脱贫攻坚,统筹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脱贫攻坚投资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。2018年,黔西南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9.26亿元,同比增长18.8%,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、易地扶贫搬迁、产业等投资成为黔西南州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引擎和增长点,有效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。
二是脱贫攻坚加速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进程。黔西南州依托脱贫攻坚的发展机遇,加快脱贫攻坚步伐,农村道路、村民住房、旅游标识牌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,有力带动了乡村旅游的较快发展,呈现“井喷”态势,乡村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。2018年,全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338.1人次,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52.26万元,带动10443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。
三是脱贫攻坚拉动消费稳定增长。从投资看,基础设施(组组通)和公共设施大幅投资促进了水泥、建材等相关行业发展,拉动了消费,实现了产业链的扩展;从乡村旅游发展看,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打造,游客增多,有效增加住宿、餐饮、优质农产品等资源供给、刺激了消费;从居民消费看,贫困人口脱贫,收入增加,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,市场购买力增强,有效拉动了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;从发展产业来看,茶叶、食用菌、薏仁米等各种产业蓬勃发展和优质农产品远销省内外,促进了消费增长。
四是脱贫攻坚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、贫困群众的刚性需求,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。黔西南州按照省委提出的产业发展“八要素”要求,围绕产业扶贫,并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和土壤气候类型,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,创新实施“八大工程”,即实施“退一进十”工程、落实产业选择,实施“四化工程”、落实农民培训,实施“三改四种”工程、落实技术服务,实施“合作社+”工程、落实组织方式,实施“坝区招商”工程、落实资金筹措,实施农产品销售“十进一出”工程、落实产销对接,实施“五全三变”工程、落实利益联结,实施“五带工程”、落实党建引领,有力有序推进了黔西南州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,布局更加合理,农业经济更加高效,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,推动了农民持续增收,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,实现了农村产业革命突破性发展。
2015年以来,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,2018年在全省9个市(州)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中排名第四;2017年和2018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%左右,连续两年增速全省第一;2018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0元,同比增长10.3%,增速排全省第2位。(杨鎏)
(责编:左覃韧(实习)、陈康清)